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

無欲之用功方式

◆ 欲是什麼意思?

  「欲」的白話就是「想要」。它也有另一個同音的涵意,就是欲下有心字之「欲」。


  什麼樣狀況是欲呢?

  簡分理性與感性二方面。理性之慾,例如:好奇心。感性之慾,例如:七情六慾。


  分理性與感性,其實只是依欲的濃薄在分而已,它們的基礎都能歸納至貪與痴的習性。



◆ 貪、受及苦

  貪(愛),是一種想要擁有的心態,於是隨著就會發生「取、有」的行為與目的。


  「取」就是達到擁有所貪愛對象的行為。


  「有」就是經過「取」的行為,最終達到擁有之目的。


  在十二因緣法中,把貪(愛)稱為「受」,因為已納受身行、口行、心行的訴求,所以稱為「受」。例如,眼看到漂亮汽車,心中就起了一個想要擁有的貪愛,於是就去執行擁有它的行為,這稱為「取」,最後擁有時就稱為「有」。


  但若不能取或取之後不能擁有時,會怎樣呢? 最典型的反應就是痛苦!稱為「求不得苦」。


  但痛苦不只這一個,有時在取的過程被障礙,於是厭惡那個障礙者,但又常常要碰面,碰面時又不能對他如何,於是產生另一種苦,稱為「怨憎會苦」。


  還有一種無奈卻又會發生之苦,稱為「愛別離苦」。例如愛人病、死,當下心中就感受到痛苦難耐,受不了的人也就跟著去自殺了。



◆ 眾生對無慾的反應

  雖然世間的方法千萬種,但修行人因為知見正確,了知不想受苦,最簡捷省事的方法,就是直接舍欲,稱為「無慾」。


  不過,吾人去觀察一下世人的反應,會很有趣的發現,絕大部份人都了知苦,也不想受苦,但卻偏偏不捨欲而受苦,奇怪吧?!


  如同我常譬喻的,前方地上有一污水坑,甲問乙說看見了嗎? 乙答已看見。甲說能避開嗎? 乙說能避開。但乙前腳踏出後才說能避開,後腳卻又踏入污水坑中。難怪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成佛時自云:

    「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
     但以妄想執著故,不能證得。」


  因為眾生是這麼愚痴,即便我本人已知道這件事,卻也仍在輪迴中流浪,所以佛又在《圓覺經》中說:「眾生顛倒」。


  眾生為何顛倒呢? 簡單來說,妄就是眾生的根本,眾生就是妄的一個表相。如同黃金是金碗、金筷的根本,而金碗、金筷是黃金的不同表相。


  因為眾生是由妄所組成,所以它的根本就是「顛倒」、「愛取有」,所以眾生雖然已知道有愛取有的結果,就一定有苦,但因為根本就已顛倒(不排斥,或無法拒絕)所以無法舍欲(拒絕繼續愛取有),只能再受苦!
  


◆ 用功無慾之困難

  無慾,主要是在感性斷除七情六慾的意思。但實際上這卻是一件麻煩的事!


  用功無慾,其實就是在辨認什麼是輪迴習氣,或什麼是影響定力的因素,當能辨認時,因為已立志無慾,就能遠離之。


  但辨認什麼是欲,卻是一件麻煩的事!


  麻煩在於待人接物或獨處時,自己已生卻卻不了知,因為有些欲是「習氣」,它非常、非常的微渺而難以辨認(成了潛意識的反應,所以難辨認)。因為沒辨認出,所以要用功斷欲就難了,於是就跟著無量劫來的習氣去了。若當下是中陰身(死亡後的一個狀態),就會跟著業感去輪迴了。



◆ 辨認自己的習氣

  辨認自己的習氣,這真是很困難的事,而且每個人的習氣,除了根煩惱與大部份隨煩惱之外,還有很多隨煩惱或渺小習氣各各不同。


  對於習氣辨認的最典型範例,就是阿羅漢畢陵伽婆蹉被恆河女神向佛告狀的事件。事件起於畢陵伽婆蹉過去幾百世都是婆羅門(富貴人家),所以有傲氣,於今世雖已斷了三毒根煩惱,但卻還留有餘習,於待人接物時,不審細節,直接稱恆河女神為「婢女」,而女神也是眾生,當然就不爽,於是向佛告狀。


  為何阿羅漢還有這種余習呢? 這是因為二乘阿羅漢主要是斷三毒根煩惱,而不在斷除余習,所以於一些細節上,就不會去注意「對方反應是否會煩惱」這事之上,注意看禪宗語錄,很多記錄都有上述的弊病,因為這些禪宗上師證境不如佛,或不如某些果地菩薩,所以常說:「因緣不在此地」,要求行者另尋上師。


  所以,整個事件說起來,就是聖者本身證境不足,還沒有走到把余習斷除的階段。


  那麼,吾等仍是凡夫的修行人認知到上述狀況時,又該怎麼辦呢?


  我個人也只能說:「盡力而為」。



◆ 習氣有哪些?

  要談這些反應,必然是「遇到什麼習氣,就怎麼反應」的話題。而能談的習氣,也只能是我本人用功時所遇到的,但不代表其它人也會遇到同樣習氣。


  首先,貪瞋痴三毒的根煩惱應該是每個人都能辨認的(若辨認不出來,那麼您可能不適合用無慾的頓修方式)。


  隨煩惱又有多少個呢? 我個人建議有緣人一定要去讀《百法明門論》,裡面有說明眾生共同都有的根煩惱、隨煩惱,若見聞者的習氣沒被記載,那就是個人特有的。



◆ 無慾頓修

  打坐要入禪定,它有一個前提,就是要具有「一心禪支」,所謂一心,就是專一心志之意思。


  什麼叫做「一心」呢?


  例如,專心做事時,別人是拍您肩膀說:「怎麼叫您三次都不回應」。


  其實,您當下不是不回應,只是根本沒聽到。在這過程中,有些人是有聽到,只是一時反應不過來所聽到的聲音之意義(事後回想才發現自己有聽到,這就是入定人還能聞磬出定的原因),有些人是真的沒聽到(入定人若沒聞到磬聲,就會被視為涅槃,肉體就會被火化,例如八仙之一鐵枴李,就是這種狀況)。這種沒聽到就是所謂的「凡夫定」。


  入比較深禪定之前,最好要養成聞磬出定的習慣,不然要有心理準備肉體被火化的結局。


  無慾的用功方式,大約如下:

  (1)當吾人已明辨共同習氣之後,就要開始去生活中於待人接物時,清
     楚辨別當下發生哪一種習氣? (打坐時也要能辨別自己發生什麼心
     念想法,若能立刻反應則佳,若不能,於下座後要記錄,並決定下
     次上座遇到同樣反應時,要怎麼因應)


  (2)於反覆辨認且「已熟悉習氣類別」之後,就要逐漸的於「根塵相觸
     」時,知而不隨。


  (3)用功無為法(無慾)者,再來就是要達到「根塵相觸」時逐漸不生
     習氣。若能如此就是在轉識成智。如是定力漸增,因緣時節成熟時
     (用功深入到能斷三毒的狀態),某一時間觸緣就有頓證現象,如
     「香嚴擊竹」、「無盡藏尼睹梅」。

  
  上述方式偏於《圓覺經》中的「禪那法」。那麼,要用「奢摩他法」又應如何呢?


  奢摩他法以取靜為行,也就是一切都不理,這比較適合閉關、深山修行的方式,否則還是要遇到待人接物時的生念、生習之處理方式。有趣的是,自己知道一切不理,但偏偏還是會生出習氣,像教訓自己小孩的打自己巴掌,習氣還是照樣再生出,想要取靜不生念、不生習氣,但自己已養成的習氣、個性可不這麼聽話的。


  至於《圓覺經》中的「三摩缽提法」就不避諱生念、生習,因為它就是動態修行方式,反而歡迎要生念生習,這樣才能針對這些習氣去反省、思惟其不究竟。對於已有神通者,甚至還會變化幻相,於變化時再去反省此幻與報身之利弊、有無,思惟其意義何在。於反省時了知報身與幻相的不究竟,於次次反省時,次次下決定要斷除輪迴習氣,於是在某一次反省思惟時,就可能直接斷掉三毒習氣。


  對於如何斷掉三毒證阿羅漢果,或斷無明證佛地,建議去閱讀《楞嚴經》中的25圓通章。



  以上發文沒有經過校對,若有語義不順之處,請自行腦補。